對於蘆洲的了解,大概也只有對蘆洲國小的印象吧(相關文章請點我)。當年在蘆洲國小的校史室裡,看到了很多有關鄧麗君的文物,讓我興奮不已。不過那次有個遺憾,當天龍鳳堂餅舖不知道是甚麼原因沒開,沒有買到麗君餅和小鄧餅。
今天的重點是蘆洲李宅古蹟,但並不急著直接走到目的地,想多在街道上走走、看看當地的一些信仰中心,也一定要吃到麗君餅。
從三民高中站1號出口出站,開始了今天的旅程。沿著復興路走,便走入了當地的菜市場。而第一站的保和宮就在菜市場旁,目前正在整修中,搭了一些鐵架和竹子。不遠處的湧蓮寺和大眾文武廟也都是在市場裡,廟宇華麗的湧蓮寺讓我印象相當深刻。而短短幾步路就有三間廟宇,密度之高著實讓我吃了一驚。
中正路繼續走,經過聖若瑟天主堂、基督長老蘆洲教會後,到了龍鳳堂餅舖。如願的買到了麗君餅、小鄧餅和桂圓蛋糕。
到了中正路243巷口,空中大學的正對面,便是蘆洲李宅(李友邦將軍故居)古蹟的入口處了。
右邊是售票口,參觀的話門票是100元,收涎、抓周的費用另計,我只是來參觀的@@"
李友邦將軍和嚴秀峰女士的紀念浮雕
被現代高樓大廈包圍的李宅
蘆洲李宅因矗立於田尾,鄉人皆稱田仔尾,暱稱田野美。
田野美古厝於1895年興建(光緒21年),1903年竣工,1985年內政部將蘆洲李宅定名為三級古蹟,於2006年正式開放。
放眼望去古蹟是磚造和石頭所構成的大型院落,李宅是三座四合院的建築群。
樹下擺放以前學校坐的椅子~好懷念喔
李宅內共有九廳六十房,穿過狹小的走廊,一開始走在裡面有迷宮的感覺~"~
柑仔店,裏頭販售冰棒、和一些紀念文物及小朋友玩具等。
古早味十足的花布,看到這花布就想到鄉下的阿嬤家。
來收涎抓周的人還真不少XD~還看到有外籍人士來收涎抓週的喔
鹿野的冰棒耶~
嚴秀峰女士所編的李友邦先生紀念文集~
在幸福金蛋領取處抓了一個金蛋過過癮,是上上籤耶~ㄏㄏㄏ
這間專門放農業用具,牆上也交代了過去農業工作的內容
灶腳~過去李家醬菜等醃製品,都是家中婦女自行製作,而擺放位置就在龍、虎邊的天井位置。
這灶腳還真大啊,有隔間耶。
外頭這棵樹看起來年紀也不小了,應該陪伴這李宅不少歲月了。
房間一隅
八腳床
2樓好可惜沒開放,真想知道樓上是長怎樣啊
放了許多李宅家人的合影
嚴秀峰出生於1921年,自小目睹中國的積弱不振,等到抗戰全面爆發,加入抗戰行列。1939年春天,嚴秀峰在金華台灣義勇總隊認識了李友邦將軍,兩年後在徐州結髮,共同為台灣的前途奮鬥。台灣光復後,嚴秀峰隨著夫婿到台灣生活,並成立台灣省婦女會,建立了台灣第一個婦運組織。
很多地方都有中英文的語音導覽,想訓練聽力還可以切換成英文XD
李友邦(1906~1952),一位來自台北蘆洲望族的青年,因為不滿日本歧視臺民,成年後遠赴大陸投考黃埔軍校,參與中國革命。之後將旅居閩浙一帶的台灣人組成台灣義勇隊和台灣少年團,進行突擊作戰、教育宣傳和醫療服務等工作,名揚全中國。
李友邦先生求學時期的書房,內部陳設十分儉樸,李將軍在此度過18年歲月後離開,投入抗日行列。在李將軍之後,也是做為其他小孩的書房,有時也會挪做客房使用。
很重的木臼~"~
石磨
古早的窗
門神相當的有威嚴~
我的頭有噴水特效~"~
李宅裡外都令人產生寧靜感
樸素簡單的李宅保留舊有的風情,希望能繼續延續如此的歷史及文物之面貌。
蘆洲李宅古蹟。李友邦將軍紀念館
地址: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43巷19號
02-2283-88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