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北市中正區的同安街上,有一座穿越百年時光的日式建築~紀州庵。
從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出站,走了大約10分鐘,到了同安街的紀州庵。
原本天熱心浮氣燥的心情,在看到了這座典雅的日式建築之後,讓我忘了夏日的炎熱、不停的按著快門。
一旁的大片綠意,有樹蔭可以乘涼,即使在奧熱難耐的季節,也有人在陰涼處作畫,雖然我很想看畫的怎樣,不過還是只敢在遠處瞄了幾眼@@"
對面的紀州庵文學森林,裡面是文創書店,和一些城南文學作品的展示和介紹,像是作家王文興、廖輝英、林海音、梁實秋...等。還有用餐的地方,另外也賣襪子,因為我沒穿襪子工作人員不讓我進入紀州庵,叫我來這裡買襪子阿>"<
牆上有一個大幅的城南水岸記憶地圖,河堤國小的小朋友以紀州庵過去的水岸生活為故事的依據,在加上自己對同安街的生活印象,串起城南水岸的記憶風景。
紀州庵其實是一間料理屋,由平松家族經營。西元1917年至1928年 ,日本平松家族在新店溪畔興建「紀州庵支店」,包括本館、離屋與別館。本館樓高三層,地面層為鋼筋水泥造、二樓與三樓為木造,從本館的三樓眺望出去,可以見到新店溪的沙洲上的秋芒、堤外的跑馬場與遠方水源地(今公館),整個河岸水景盡收眼底。
光復後,國民政府接收日本總督府財產後,紀州庵整編為省政府合作事業管理處與社會處的員工眷屬的「第一宿舍」,依職等分配於不同的建築,這也就是小說家王文興在台北成長的住所,日後,他以此場景寫出著名的《家變》一書。
室內的榻榻米空間相當寬敞(大廣間),約有30坪大,是國內少見的日式建築類型。在進入參觀時,工作人員還叫我們不要急著走,可以在裡面坐著看書或聊天,享受著悠閒的環境。
編竹夾泥牆~這是日據時代的壁體作法,先使用竹片做為牆柱,並以竹條編製成網狀,再以灰泥夾雜稻草、穀殼等抹上,最後表層以白灰抹上的作法。
走在充滿古意的長廊上,有種置身在古代的感覺。
平松家族的照片
紀州彩線球~和歌山市.台北市友好紀念所致贈的,有圓滿幸福的意思。
掛著小金魚摺紙的落地窗,果真日式十足。
我喜歡榻榻米的獨特味道,夏天躺在上面更是涼爽呢~
在我身後有一些文物或古蹟的原件,像是最上面的博風板(屋頂的裝飾)、碎瓦...等。
影片雖然不長,不過已經將紀州庵的水岸風華、浴火重生和古蹟再造做了完整的說明。
想來個都市的小旅行嗎?也許你會和我一樣,愛上紀州庵也說不定......
開放時間:週二~週日 10:00~17:00.定時導覽:週六、日下午2點
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15號 02-2368-7577